《Nature》(自然)子刊曾发表了一项覆盖全球 184 个国家的研究,结果令人震惊:全球大约七成的 2 型糖尿病是由于不良饮食所致。在我国,这一比例更是高达约 75%。 研究指出,不良饮食的主要问题包括全谷物摄入不足、精制谷物和加工肉摄入过多。其中,碳水化合物质量差,也就是精制大米和小麦摄入过多、全谷物摄入不足,是全球不良饮食引发 2 型糖尿病的首要因素。 饮食习惯的五大变化,让糖尿病风险倍增!今天,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。 1. 高热量食物泛滥 展开剩余67% 含糖饮料被不少...
《Nature》(自然)子刊曾发表了一项覆盖全球 184 个国家的研究,结果令人震惊:全球大约七成的 2 型糖尿病是由于不良饮食所致。在我国,这一比例更是高达约 75%。
研究指出,不良饮食的主要问题包括全谷物摄入不足、精制谷物和加工肉摄入过多。其中,碳水化合物质量差,也就是精制大米和小麦摄入过多、全谷物摄入不足,是全球不良饮食引发 2 型糖尿病的首要因素。
饮食习惯的五大变化,让糖尿病风险倍增!今天,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。
1. 高热量食物泛滥
展开剩余67%含糖饮料被不少年轻人当水喝,食用油消费放开后,我们每日摄入油脂量远超从前。高热量食物导致热量堆积,引发肥胖等疾病,增加糖尿病风险。
2. 加餐过于频繁
三餐之外,零食、辅食含大量油、糖、盐和添加剂,过量食用易致油脂摄入超标,威胁健康。
3. 聚餐时间过长
聚餐成为主要社交方式,每次持续 2 - 3 小时,加重胃肠、肝胆、胰腺负担,影响代谢功能。
4. 饮酒过量
酒精热量高,宴席上酒肉过量,热量难消耗,长期易长胖,提升糖尿病患病几率。
5. 夜食习惯
因夜班、下班晚等原因,晚饭晚且进食多,夜间代谢减缓,热量堆积,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。
饮食调整六要点,远离糖尿病威胁
1. 主食粗细搭配
全谷物、杂豆类占主食总量三分之一,有助于稳定血糖。
2. 食物色彩丰富
每天 300 - 500 克蔬菜,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,糖尿病患者选低 GI 水果适量食用。
3. 进食细嚼慢咽
定时定量进餐,细嚼慢咽可助消化、控食量、稳血糖。
4. 调整进餐顺序
按蔬菜 - 肉类 - 主食顺序进餐,利于控制血糖。
5. 饮食清淡少盐
每日烹调油不超 25 克,食盐不超 5 克,少喝含糖饮料。
6. 选择优质肉类
保证奶类、大豆摄入,多吃 “白肉”,少吃肥肉和加工肉制品。
糖尿病的发生和风险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。通过了解这些不良饮食因素,并积极调整饮食结构,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我们就有可能降低糖尿病的风险。
如果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、分享买股怎么加杠杆,让更多的糖友了解受益!
发布于:广东省